疫情期间隐瞒病情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隐瞒病情 、瞒报行程信息、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 ,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将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将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
疫情期间隐瞒真实行程的行为 ,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罪名是指在疫情防控期间,故意隐瞒行程、病情等相关信息,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 ,进而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隐瞒病情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行为危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的话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没有造成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被判处三年至十年的有期徒刑 。
在疫情防控期间,公民隐瞒疫情发生地行程和病情被以涉嫌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刑法》第114条。
密接者隐瞒不报什么责任
密接者隐瞒不报的责任如果认为他人瞒报病情或行程流调信息的 ,可以选取向公安机关报警。隐瞒病情 、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处警告或者200 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 ,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500 元以下罚款。
不行,不得隐瞒。缓报 ,谎报旅行史密切接触史,办法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如有这些行为之一的要依法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履行报告职责。隐瞒 ,缓报或者谎报个人健康,旅行史,密切接触史等相关信息。阻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执行职务 。
首先承担民事责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 、财产造成损害的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其次承担行政责任 。
故意隐瞒疫情量刑标准
综上所述,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的,如果行为人符合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要件 ,将依法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但具体量刑还需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
瞒报传染病疫情致人死亡的,如果构成犯罪,可能以传染病防治失职罪论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情况分析如下:罪名确定:瞒报疫情可能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这主要针对的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且情节严重的情况。
量刑标准: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如果因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且情节严重,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尽管此处未直接提及“致人死亡 ”的具体量刑 ,但“情节严重”通常可理解为包括导致严重后果如人员死亡的情况,因此实际判决中可能会考虑此因素加重刑罚 。
法律分析:缓报、瞒报、漏报疫情的,可能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应根据《刑法》第四百零九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零九条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散布恐怖事件谣言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 、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
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会有什么后果?
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会有以下后果:承担民事责任: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如果因隐瞒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 、财产造成损害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承担行政责任:此行为属于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妨害社会管理。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确诊病人、病原携带者隐瞒病情 、瞒报行程信息 ,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故意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 ,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将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将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并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
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 、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处警告或者200 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500 元以下罚款。
在随后的流调过程中,夫妇二人仍不配合,颜某某先是声称未到过河北区 ,后面对证据又改口称自己是单独前往,隐瞒同事陪同事实。随后,颜某某丈夫李某某、同事及同事的亲属相继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引发社会面传播风险 。
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可能涉嫌违反《刑法》第三百三十条,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本文来自作者[王凯华]投稿,不代表福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jyfj.com/csbk/2025-083034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福嘉号的签约作者“王凯华”!
希望本篇文章《【确诊病例隐瞒接触史,确诊病例隐瞒行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福嘉号]内容主要涵盖:福嘉号,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百科大全,经验网
本文概览:疫情期间隐瞒病情承担什么法律后果?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涉嫌...